晨光破晓,余晖未散。
海平面上泛起了淡淡的金色波纹,有“浮光跃金”的意境。
随着一阵雄壮的军乐声响起,联合军演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海面上,两国军舰犹如蛟龙出海,齐头并进;旗帜飘扬在半空,军官士兵们肃立甲板,目光坚定。
碧空中,歼击机编队如利剑般划破长空,留下整齐排列在天际的白色尾迹云。它们时而低空飞行,时而高空盘旋,接连不断地翻转跳跃,令人叹为观止。
“人”字型机群打头的两架飞机上,飞行员正是邓放和雷宇。
如今已经是一个眼神就能懂的默契,两人都平稳地驾驶着飞机,飞好自己的路线。
一切都在顺利有序地进行着。
突然,指挥部内,一直监控雷达监视器的士兵神情严肃地摘下耳机,转头看向身后正巡视的指挥官:“报告总指挥,有四架外军机编队靠近我演习区域,请指示。”
指挥官皱着眉,看向雷达上闪烁的几个小红点。
“01,02,有外军机编队靠近我演习区域,立即前出查明情况。”
飞机立马接收到外军机坐标,投在显示屏上。雷宇和邓放回复收到,立即前往。
眼看接近目的空域,雷宇开始喊话。
“这里是中国空军,你已进入演习区域,对我安全造成威胁,立即改变航线,否则视为你具有敌对意图,一切后果自负。”
当日常训练里模拟过千百次的场景真正发生在眼前,机上两人甚至有些兴奋。
面对不卑不亢的喊话,对面态度轻慢甚至是嚣张。
“We will come and go whenever we want!”
(我们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。)
不同寻常的动静吸引了指挥部众人的注意,唐珺听清这句话时恰好跟外国同事对上眼神,意味深长地挑了挑眉。
上空,也不管对面的两个中国飞行员和他们在同一个通话频道,外军机上的四个人交谈起来。
“别大意,小心他们的新型隐身战机。”
“拜托,他们已经脱离演习区域了…”
“接下来就是四打二的游戏了,战斗开始。”
话音落,四架外军机犹如扑食的鬣狗一般朝着邓放和雷宇追去,跟雷宇跟得最近的那架飞机,首先发射了追踪导弹。
雷宇见状,立即上报。
“报告指挥部,外军机向我开火,我已开始反击。”
“坚决击落!”
回应他们的是铿锵有力的四个字。
伴着话的尾音,邓放已经按下了干扰弹发射器,“咻咻”几声响,追踪导弹在他身后应声炸开。
雷宇那边的还没有甩开,他迅速抬升高度,然后加力俯冲,导弹依然紧追不舍。
机腹擦过海面,带出大片的浪花,“导弹逼近”的警报声不断在耳边响起,雷宇瞅准时机,握住操纵杆一拉——
机身跃起,导弹冲入被强压卷起的水幕中,偃旗息鼓。
邓放这边,追逐战如火如荼,雷宇先是击落了两架外军无人机,然后赶去帮忙。
“Ever heard of Chinese kung fu?”
(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中国功夫。)
明明是紧张的气氛,一句话出来让唐珺有些难绷。
咬紧了目标,邓放和雷宇各自加速推进。
在速度与技术的压制下,任凭外军机如何变换路线,“You are locked!(你已被锁定)”就像躲不掉的梦魇在耳边缠绕,他们只能拼命地往领空边界逃。
雷宇:“报告,锁定目标,请求开火!”
指挥官紧盯着雷达,见红点慢慢远离,叹了口气,沉着开口:“外军机已逃离,密切关注动向,听令行使自卫权。”
触在发射按钮上的手指只得缩回来,邓放重新收起导弹,望着外军机离开的方向。
“This is Chinese Air force on guard,anyone who invades China's airspace will be resolutely shot down!(这里是中国空军,侵犯中国领空者,坚决击落!)”
处理完特情,两人重新回到编队。
战机的音浪与海面上军舰的汽笛声交织,如同壮丽的交响乐恣意流淌,彰显着联合军演的磅礴气势。
另一边,黄沙漫天。
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地面部队如同钢铁洪流般滚滚向前,地面的沙尘都在跃动,犹如大地震颤。
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,他们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向目标区域集结。从空中看,就像在沾水的纸上滴了墨,黑压压的一片迅速蔓延。
在到达指定作战位置后,战略武器按计划有序推进,逐个攻破预定目标。
一时间,整片山头烽火四起,硝烟弥漫。
在整个军演过程中,双方部队紧密协作,相互配合,共同完成了涵盖海空联合作战和地面突击行动的多个演练科目。
傍晚时分,随着最后一枚地空导弹精准命中目标,联合军演圆满谢幕。
海面上,巨日下的军舰齐齐鸣笛致敬,空中的战斗机群也拉出绚丽的彩烟。
数月高强度的训练带来的压力在此刻得到释放,胸腔中更是被激动与自豪占满,不论是军演中的战士们,还是观礼的所有后勤机动人员,亦或是电视机前收看转播的两国人民,都在欢呼雀跃地庆祝。
联合军演,不仅展示了作战国强大的军事实力,更传递出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、和衷共济的坚定信念。
……
新闻联播里有集合时邓放一闪而过的脸,他不知道,几千公里外,有人正大声叫着他的名字。
“妈,你看!你快来啊!是邓放!他跟爸爸长得太像了,我倒净照着你长了……”
……
晚上有文艺演出,大家都在食堂吃饭的间隙,唐珺突然被政委叫走了。
邓放看了莫名担心,但不好跟过去,好在不一会儿看见韩君昊也从那个方向走过去,马上就找借口同行。
左拐右拐进了一个小会议室,唐珺前脚坐下就见某人进来。
她疑惑地看向他,他面色不太自然,假意咳了两声,在韩君昊后面坐下。
环顾四周,人还没到齐。
用不上之前她想先去后面当乌龟,结果屁股刚离开凳子就被政委察觉,按着她在前面不让动,并塞给她一份传真文件。
她定睛看完,觉得不可思议,又从头读了一遍。
下午才驱赶了几架恶意入侵的外军机,现在对方居然向安理会发文书称当时只是在正常巡航,并质疑我方的开火意图。
唐珺咂舌,压着声音看向政委,“恶人先告状啊?”
政委默着点点头,末了无奈地摇摇头。
习惯了。
冠冕堂皇,强词夺理。
“那叫我来是?”唐珺问。
政委叹口气,“文字工作,其实翻译另外还有两个,太小了没什么经验,你合适。”
唐珺知道,他就是纯看不上人家。
会议开的很快,来的都是各编领导,总的不到十个人。
大致内容就是对今天的军演工作作一个简单的总结,着重对遇袭当时指挥官与当事人作出的应对进行评估。
在场的都是经验老道的指战员,加上邓放这个当事人之一也在,在过程回溯后,全体一致确任,今天的指挥作业没有任何问题,是出于护卫国土安全及维护联合军演秩序的、正当的自卫反击行动。
那份军方要提交给上级及安理会的作战声明,让唐珺阅后不由得感叹文字的魅力。
全文内容不多,字里行间文雅地夹杂着一些对于外敌态度轻蔑嚣张的愤懑与不满,话语短而铿锵,简单说明情况后,在下方留下醒目的一行字。
“无端进犯,自食其果。犯我中华者,虽远必诛!”
她刚准备开始翻译,门又打开了。
刚才几位领导说完事都退出去,说把地方留给她,不耽误她时间。
邓放就停着犹豫了一下,立马被韩君昊笑里带刀地推着往前走。
唐珺看在眼里,不做声,他只得作罢。
没想到,隔了几分钟,他又偷摸儿来了。
她看着他,他看着她,笑笑,默契地谁也没说话。
他懂事地自己找地方坐下,安安静静地在旁边陪着,用眼神在空气里描摹她专注地面容。
屏幕的蓝光照亮她半边脸,透彻的黑眸来回转动,黛唇微启,好像念念有词。
很快来到文字最后一部分,唐珺左手不时敲着键盘,右手的笔一刻不停地在写,接下邓放无法忽视的眼神,她想起今天他和雷宇的喊话。
又看向那行字:无端进犯,自食其果。犯我中华者,虽远必诛。
她写下:
"We will come and go whenever we want."So you suffer the consequence whatever it is.
Those who challenge China's sovereignty will have no safe place to hide.
自认“逆反”,她在领导们走后就差人去找另外那两位翻译。
她快要完工的时候两人也刚到。
工作时间长了总担心会有主观占上风的时候,自省自查也是个美好品质,尤其今天事发突然,她认为她需要一些自己思维之外的声音。
等到校对结束,三人往外走,一出门就看到刚刚因为存在感过于强烈而被唐珺“请”出来的邓放,一脸哀怨。
不怪唐珺把他喊出来。
他坐在那,自以为是透明人,其实抱着手面无表情,压迫感很强。另外两名同志进来的时候甚至以为他是“监工”,看见他肩上的二杠二,还规规矩矩给他敬了个礼,然后坐也不是站也不是,搞得人很不自在。
只有唐珺知道,他那个表情其实是在看着她发呆,思维早就不知道飘哪去了。
她不好意思地朝两位同志笑笑,然后起身扯了扯他的袖子,耳语几句,在两位同志震惊的目光中,客客气气地把表情从期待转成黑脸的人“请”走。
反应再迟钝也该品出味儿了。
眼下两人识趣,立马说可以代劳提交那份文件,打了招呼就先离开了。
唐珺慢悠悠朝他走过去,笑得有些无奈,“怎么了你?忙嘛……”
邓放有些过于黏人了,况且是在工作场合。
他叹气,自顾自向前走,“没事儿,你就当我没安全感吧。”
唐珺愣了片刻跟上去,“啊?”
这种矫情的话他用起来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。
“唐老师工作起来专注的样子确实很吸引人,可惜我不是那什么夫,没有早点遇到你。”
“……你说什么呢,你开飞机也很帅的,真的,我都要被你迷晕了。”
“晚会没结束呢,看看去…”
“邓放你走慢点!”
“你小声一点Аня,注意影响。”
哈,把她刚刚说的悄悄话还给她了。
……
昨天晚上,约瑟夫偷偷堵邓放。
显然对于比武的结果他并不满意,又跑来发表了一段演讲,尤其“指控”邓放人品有问题,说他很会装无辜并以此博得唐珺的好感。
当时邓放心下鄙夷,不愿意跟小年轻一般见识,瞥一眼就走了。
可笑,他用得着吗?
但就在刚刚,他好像得了点趣:唐珺拍胸脯说他是全世界最有魅力的人,心里绝对只装得下他一个。
某人心情大好。
看到没,这叫夫妻的相处之道,哪是个外国人能懂的。
……
礼堂外的走廊里回荡着《喀秋莎》乐曲,雄浑的男声敲击着人的鼓膜。
各编队有定好的观演区域,他们在走廊尽头分开,从不同的入口进去,到了场内落座后却又惊喜地发现,两人的座位不过环绕着半圆形的舞台,两两对望。
邓放身边是童